内容描述
书籍简介:
遍看《论语》《道德经》《菜根谭》《资治通鉴》《增广贤文》《弟子规》等古籍,其中不乏关于为人、交友、读书、治家等人生重要问题的精彩智慧点拨,虽远隔千年,但置于当下,随时读来,仍如醍醐灌顶。弱水三千,取其一瓢,本书撷取老祖宗一代代人从亲身体验中总结出的实用智慧,加以深入解读,为当代人提供立身做人的正能量。
保持“初心”,淡定处世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做人和做菜一样,宜淡不宜浓,淡中现出真趣味,淡中现出平常心。再美味的食物,一日三餐不离口总会吃腻的;过于特立独行的人,往往因为太过特殊而不合于群。世界上最可口的食物不过是家常菜,德行完美的圣人不过是普通人。我们生为凡人,不要幻想生活总是那么圆圆满满,也不要幻想在生活的四季中永远享受春天,并不是谁都可以轰轰烈烈一辈子,每个人的一生都注定要跋涉沟沟坎坎,品尝苦涩无奈,经历挫折与失意。有一天,齐国储子问孟子说:“齐王时不时地会派人来拜访先生,想必您一定有卓尔不群的地方吧?”孟子笑着答道:“难道尧舜比一般人多一双手脚吗?连圣人先贤都没有与别人不同的地方,更何况是我呢?”在孟子的心目中,圣人和我们也没有什么不同。说到底,我们都是常人,即使已身居高位、拥有万贯家财,我们也应保持一颗“初心”和一种平和的心态。记住了自己是常人,才会有一颗常人心。这样,无论面对的是挫折还是惊喜,我们都会以一种平和的心态看待,从而避免绝望和自满。在漫漫人生旅途中,失意并不可怕,受挫也无须忧伤。大诗人苏东坡受“乌台诗案”之冤,险些丢掉性命,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不得签署公事。即使身处如此逆境,苏东坡依然旷达如旧,在赤壁的月夜写出了脍炙人口的《前赤壁赋》:“寄蜉游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把自己摆到宇宙之中,不过是一粒尘埃,又有什么必要斤斤计较呢?落英在晚春凋零,来年又灿烂一片;黄叶在秋风中飘落,春天又焕发出勃勃生机。艰难险阻何尝不是人生给我们的另一种形式的馈赠。受得这份馈赠我们的心境才能成熟洒脱。古往今来,多少人争名于朝,争利于市,互相倾轧,或可逞快意于一时,可是人之于宇宙,不过是一个过客而已。宋人曾有诗云:“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虽然稍显消极,但是有一定道理。所以在对生活的态度上,可贵的是有一颗平常心。田子方陪伴魏文侯时,总是情不自禁地称赞溪工。文侯十分好奇,便问:“溪工为何总能得到你的赞赏?他是给过你帮助的导师吗?”田子方说:“他只不过是我的邻居罢了,但他的言论和谈吐值得我称赞他。”文侯又问;“那你的老师是谁?”田子方说:“东郭顺子。”“那你为什么不曾称赞过他呢?”文侯十分惊讶地问。田子方回答:“他相貌普通,但内心合于自然,能顺应外在事物而且能保持固有的真性情,心境清虚宁寂能包容外物。另外,如果遇到外界事物不能符合’道’的,他便严肃指出使之醒悟,从而使别人的邪恶之念自然消除。对于这样一个真朴自然的导师,我一个做学生的能够用什么言辞概括他的品德呢?”田子方的一番话让我们明白,任何华丽的修饰词都没有资格装饰一个人平和自然的境界。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功成名就的企业家,还是德高望重的大师学者,他们都是在平凡中实践人生理想的。身为普通人更是如此,只有在平凡之中才能保留人的纯真本性,心态平和地对待人生,才能在平平淡淡中品味人生百味,解生活烦腻,进而在平凡中显出英雄本色。如诸葛亮《诫子书》中所言,一个人要清心寡欲才能“明志”,要平心静气才能“致远”。这种洒脱的人生,不是玩世不恭,更不是自暴自弃。洒脱是一种思想上的轻装,洒脱是一种目光的朝前。洒脱的人才不会终日郁郁寡欢,洒脱的人才不觉得人生很累。懂得了这一点,我们才不至于对生活求全责备,才不会在各种困难的打击之下彷徨失意。懂得了这一点,我们才能挺起刚劲的脊梁,披着温柔的阳光,找到充满希望的起点。因此,我们应时时保持平和的心态和洒脱的胸襟,让自己活得轻松快乐并充满希望。见利不忘义义者,天理之所宜;利者,人情之所欲。——朱熹朱子说:“义者,天理之所宜;利者,人情之所欲。”“天理之所宜”是说:对于讲道义的人,不管自己喜欢与否,只要是符合道义的事情,就要去做,而且要做到最好;不符合道义的事,就算自己再怎么喜欢也不能做。能见利而先思义,在利益面前不为之所动,是君子;见利忘义,抛弃仁义道德,便是为人所不齿的小人。避免利欲的骚扰,才能使自己的品德得到提高。如果过分贪图利益,勤者成为财富的奴隶,而俭者则成为吝啬鬼。所以,真正的君子,无论是封建帝王,还是平民百姓,强调的都是德行,而不是私利。有一位老锁匠,一生修锁无数,技艺高超,平易近人,深受人们敬重。渐渐地,老锁匠年纪大了,为了不让自己的技艺失传,他决定为自己物色一个接班人。最后老锁匠挑中了两个年轻人,准备将一身技艺传给他们。一段时间以后,两个年轻人都学会了不少东西。但两个人中只有一个能得到真传,老锁匠决定对他们进行一次考验。老锁匠准备了两个柜子,分别放在两个房间里,让两个徒弟去打开,谁花的时间短谁就是胜者。结果大徒弟只用了不到十分钟就打开了柜子,而二徒弟却用了半个小时,众人都以为大徒弟必胜无疑。老锁匠问大徒弟:“柜子里有什么?”大徒弟眼中放出了光亮:“师傅,里面有很多钱,全是百元大钞。”老锁匠问二徒弟同样的问题,二徒弟支吾了半天说:“师傅,我没看见里面有什么,您只让我打开锁,我就只打开了锁。”老锁匠十分高兴,郑重宣布二徒弟为他的正式接班人。大徒弟不服,众人不解,老锁匠微微一笑说:“不管干什么都要讲一个’信’字,尤其是我们这一行,要有更高的道德操守。我收徒弟是要把他培养成一个高超的锁匠,他必须做到心中只有锁而无其他,对钱财视而不见。否则,心有私念,稍有贪心,登门入室或打开柜子取钱易如反掌,最终只能害人害己。我们修锁的人,每个人心上都要有一把不能打开的锁。”老锁匠的话着实耐人寻味,他把道德作为选择接班人的最终标准,所以二徒弟虽比大徒弟才能差,但最终因为品德高尚而被师傅选为接班人。仁义道德是一种境界,是一种追求,也是一种力量,它能使人无往而不胜。人生的成就往往是与德行的修养成正比的,要想取得事业上更大的成功,就必须注意自己的德行修养。做人切不能打着仁义道德的幌子,为自己谋取私利,那不是修养德行,而是将道德作为一种工具,是小人的行为。摆脱“机心”,行事戒贪感时嗟事变,所得不偿失。——苏轼《和子由除日见寄》人之所以不满足是因为有了贪欲。人的欲望就像一个无底的黑洞,永远没有填满的一天。一个人即使赚了亿万财富,如果心被贪欲驱使,那么在生活中也享受不到富足的快乐。因为有欲望的人是刚强不起来的,只有“无欲”才能刚。无欲才能真正刚正,这样的人方能屹立于天地之间。人的心里往往藏有势利的种子,因为势利才产生“机心”。从某种意义上说,势利就是一种欲望。欲望越多,痛苦也越多。贪心不足蛇吞象,想想蛇吞象的样子,会是一种什么感受?咽不进,吐不出,要多别扭有多别扭。什么都想要,最后什么也得不到,反而一辈子将自身置于忙忙碌碌、钩心斗角之中。这样活着,未免太累!从前,有两位很要好的人,决定一起到遥远的圣山朝圣。两人背上行囊,风尘仆仆地上路,发誓不达圣山朝拜,绝不返家。他们走了半个月之后,遇见一位白发年长的圣者。这圣者看到两位如此虔诚的人千里迢迢要前往圣山朝圣,就十分感动地告诉他们:“从这里距离圣山还有十天的脚程,但是很遗憾,我在这十字路口就要和你们分手了。在分手前,我可以满足你们的愿望,只要你们当中一个人先许愿,他的愿望一定会马上实现;而第二个人,就可以得到那愿望的两倍。”此时,其中一人心里想:“这太棒了,我已经知道我想要许什么愿,但我不要先讲,因为如果我先许愿,他就可以得到双倍的好处,而我就吃亏了。”而另外一个人也自忖:“我怎么可以先讲,让我的朋友获得加倍的好处呢?”于是,两个人就开始客气起来。“你先讲嘛!”“你比较年长,你先许愿吧!”“不,应该你先许愿!”两个人“客套”地推辞一番后,开始不耐烦起来,语气也变了,“你干吗!你先讲啊!”“为什么我先讲?我才不要呢!”推到最后,其中一人生气了,大声说道:“喂,你这个人真不知好歹,你再不许愿的话,我就把你的狗腿打断,把你掐死!”另外一人没有想到他的朋友居然变脸,并且恐吓自己!于是想,你这么无情无义,我也不必对你太有情有义!我没办法得到的东西,你也休想得到!于是,这个人干脆把心一横,狠心地说道:“好,我先许愿!我希望我的一只眼睛瞎掉!”这个人的一只眼睛马上瞎掉,而与他同行的好朋友也立刻两只眼睛都瞎掉了!这个故事中的两个人的下场多么可悲,而导致他们悲惨结局的恰恰是他们心中那种挥之不去的欲望。人生的许多沮丧都是因为人们得不到想要的东西。有一句话说得好:“许多人想得到更多的东西,却把现在所拥有的也失去了。”苏轼也曾经说过“感时嗟事变,所得不偿失”,这个故事可以说是对得不偿失最好的注解了。其实,人人都有欲望,都想过美满幸福的生活,都希望丰衣足食,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如果把这种欲望变成无止境的贪婪,那我们就在无形中成了欲望的奴隶。在欲望的支配下,我们不得不为了权力、地位和金钱而削尖了脑袋。我们常常感到自己非常累,但是仍觉得不满足,因为在我们看来,很多人比自己生活得更富足,很多人的权力比自己大。所以我们别无出路,只能硬着头皮往前冲,在无奈中透支着体力、精力与生命。与其这样,不如淡去心中的欲望,向孔子的学生颜回学习,多加强自身能力和精神境界的修为,只有这样超然物外,不把功名利禄看得太重,才能摆脱尘世间俗物的束缚,让生活循序渐进地好转,我们也不必为了满足欲望而深受负累,从而轻松自在地享受人生。
遍看《论语》《道德经》《菜根谭》《资治通鉴》《增广贤文》《弟子规》等古籍,其中不乏关于为人、交友、读书、治家等人生重要问题的精彩智慧点拨,虽远隔千年,但置于当下,随时读来,仍如醍醐灌顶。弱水三千,取其一瓢,本书撷取老祖宗一代代人从亲身体验中总结出的实用智慧,加以深入解读,为当代人提供立身做人的正能量。
保持“初心”,淡定处世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做人和做菜一样,宜淡不宜浓,淡中现出真趣味,淡中现出平常心。再美味的食物,一日三餐不离口总会吃腻的;过于特立独行的人,往往因为太过特殊而不合于群。世界上最可口的食物不过是家常菜,德行完美的圣人不过是普通人。我们生为凡人,不要幻想生活总是那么圆圆满满,也不要幻想在生活的四季中永远享受春天,并不是谁都可以轰轰烈烈一辈子,每个人的一生都注定要跋涉沟沟坎坎,品尝苦涩无奈,经历挫折与失意。有一天,齐国储子问孟子说:“齐王时不时地会派人来拜访先生,想必您一定有卓尔不群的地方吧?”孟子笑着答道:“难道尧舜比一般人多一双手脚吗?连圣人先贤都没有与别人不同的地方,更何况是我呢?”在孟子的心目中,圣人和我们也没有什么不同。说到底,我们都是常人,即使已身居高位、拥有万贯家财,我们也应保持一颗“初心”和一种平和的心态。记住了自己是常人,才会有一颗常人心。这样,无论面对的是挫折还是惊喜,我们都会以一种平和的心态看待,从而避免绝望和自满。在漫漫人生旅途中,失意并不可怕,受挫也无须忧伤。大诗人苏东坡受“乌台诗案”之冤,险些丢掉性命,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不得签署公事。即使身处如此逆境,苏东坡依然旷达如旧,在赤壁的月夜写出了脍炙人口的《前赤壁赋》:“寄蜉游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把自己摆到宇宙之中,不过是一粒尘埃,又有什么必要斤斤计较呢?落英在晚春凋零,来年又灿烂一片;黄叶在秋风中飘落,春天又焕发出勃勃生机。艰难险阻何尝不是人生给我们的另一种形式的馈赠。受得这份馈赠我们的心境才能成熟洒脱。古往今来,多少人争名于朝,争利于市,互相倾轧,或可逞快意于一时,可是人之于宇宙,不过是一个过客而已。宋人曾有诗云:“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虽然稍显消极,但是有一定道理。所以在对生活的态度上,可贵的是有一颗平常心。田子方陪伴魏文侯时,总是情不自禁地称赞溪工。文侯十分好奇,便问:“溪工为何总能得到你的赞赏?他是给过你帮助的导师吗?”田子方说:“他只不过是我的邻居罢了,但他的言论和谈吐值得我称赞他。”文侯又问;“那你的老师是谁?”田子方说:“东郭顺子。”“那你为什么不曾称赞过他呢?”文侯十分惊讶地问。田子方回答:“他相貌普通,但内心合于自然,能顺应外在事物而且能保持固有的真性情,心境清虚宁寂能包容外物。另外,如果遇到外界事物不能符合’道’的,他便严肃指出使之醒悟,从而使别人的邪恶之念自然消除。对于这样一个真朴自然的导师,我一个做学生的能够用什么言辞概括他的品德呢?”田子方的一番话让我们明白,任何华丽的修饰词都没有资格装饰一个人平和自然的境界。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功成名就的企业家,还是德高望重的大师学者,他们都是在平凡中实践人生理想的。身为普通人更是如此,只有在平凡之中才能保留人的纯真本性,心态平和地对待人生,才能在平平淡淡中品味人生百味,解生活烦腻,进而在平凡中显出英雄本色。如诸葛亮《诫子书》中所言,一个人要清心寡欲才能“明志”,要平心静气才能“致远”。这种洒脱的人生,不是玩世不恭,更不是自暴自弃。洒脱是一种思想上的轻装,洒脱是一种目光的朝前。洒脱的人才不会终日郁郁寡欢,洒脱的人才不觉得人生很累。懂得了这一点,我们才不至于对生活求全责备,才不会在各种困难的打击之下彷徨失意。懂得了这一点,我们才能挺起刚劲的脊梁,披着温柔的阳光,找到充满希望的起点。因此,我们应时时保持平和的心态和洒脱的胸襟,让自己活得轻松快乐并充满希望。见利不忘义义者,天理之所宜;利者,人情之所欲。——朱熹朱子说:“义者,天理之所宜;利者,人情之所欲。”“天理之所宜”是说:对于讲道义的人,不管自己喜欢与否,只要是符合道义的事情,就要去做,而且要做到最好;不符合道义的事,就算自己再怎么喜欢也不能做。能见利而先思义,在利益面前不为之所动,是君子;见利忘义,抛弃仁义道德,便是为人所不齿的小人。避免利欲的骚扰,才能使自己的品德得到提高。如果过分贪图利益,勤者成为财富的奴隶,而俭者则成为吝啬鬼。所以,真正的君子,无论是封建帝王,还是平民百姓,强调的都是德行,而不是私利。有一位老锁匠,一生修锁无数,技艺高超,平易近人,深受人们敬重。渐渐地,老锁匠年纪大了,为了不让自己的技艺失传,他决定为自己物色一个接班人。最后老锁匠挑中了两个年轻人,准备将一身技艺传给他们。一段时间以后,两个年轻人都学会了不少东西。但两个人中只有一个能得到真传,老锁匠决定对他们进行一次考验。老锁匠准备了两个柜子,分别放在两个房间里,让两个徒弟去打开,谁花的时间短谁就是胜者。结果大徒弟只用了不到十分钟就打开了柜子,而二徒弟却用了半个小时,众人都以为大徒弟必胜无疑。老锁匠问大徒弟:“柜子里有什么?”大徒弟眼中放出了光亮:“师傅,里面有很多钱,全是百元大钞。”老锁匠问二徒弟同样的问题,二徒弟支吾了半天说:“师傅,我没看见里面有什么,您只让我打开锁,我就只打开了锁。”老锁匠十分高兴,郑重宣布二徒弟为他的正式接班人。大徒弟不服,众人不解,老锁匠微微一笑说:“不管干什么都要讲一个’信’字,尤其是我们这一行,要有更高的道德操守。我收徒弟是要把他培养成一个高超的锁匠,他必须做到心中只有锁而无其他,对钱财视而不见。否则,心有私念,稍有贪心,登门入室或打开柜子取钱易如反掌,最终只能害人害己。我们修锁的人,每个人心上都要有一把不能打开的锁。”老锁匠的话着实耐人寻味,他把道德作为选择接班人的最终标准,所以二徒弟虽比大徒弟才能差,但最终因为品德高尚而被师傅选为接班人。仁义道德是一种境界,是一种追求,也是一种力量,它能使人无往而不胜。人生的成就往往是与德行的修养成正比的,要想取得事业上更大的成功,就必须注意自己的德行修养。做人切不能打着仁义道德的幌子,为自己谋取私利,那不是修养德行,而是将道德作为一种工具,是小人的行为。摆脱“机心”,行事戒贪感时嗟事变,所得不偿失。——苏轼《和子由除日见寄》人之所以不满足是因为有了贪欲。人的欲望就像一个无底的黑洞,永远没有填满的一天。一个人即使赚了亿万财富,如果心被贪欲驱使,那么在生活中也享受不到富足的快乐。因为有欲望的人是刚强不起来的,只有“无欲”才能刚。无欲才能真正刚正,这样的人方能屹立于天地之间。人的心里往往藏有势利的种子,因为势利才产生“机心”。从某种意义上说,势利就是一种欲望。欲望越多,痛苦也越多。贪心不足蛇吞象,想想蛇吞象的样子,会是一种什么感受?咽不进,吐不出,要多别扭有多别扭。什么都想要,最后什么也得不到,反而一辈子将自身置于忙忙碌碌、钩心斗角之中。这样活着,未免太累!从前,有两位很要好的人,决定一起到遥远的圣山朝圣。两人背上行囊,风尘仆仆地上路,发誓不达圣山朝拜,绝不返家。他们走了半个月之后,遇见一位白发年长的圣者。这圣者看到两位如此虔诚的人千里迢迢要前往圣山朝圣,就十分感动地告诉他们:“从这里距离圣山还有十天的脚程,但是很遗憾,我在这十字路口就要和你们分手了。在分手前,我可以满足你们的愿望,只要你们当中一个人先许愿,他的愿望一定会马上实现;而第二个人,就可以得到那愿望的两倍。”此时,其中一人心里想:“这太棒了,我已经知道我想要许什么愿,但我不要先讲,因为如果我先许愿,他就可以得到双倍的好处,而我就吃亏了。”而另外一个人也自忖:“我怎么可以先讲,让我的朋友获得加倍的好处呢?”于是,两个人就开始客气起来。“你先讲嘛!”“你比较年长,你先许愿吧!”“不,应该你先许愿!”两个人“客套”地推辞一番后,开始不耐烦起来,语气也变了,“你干吗!你先讲啊!”“为什么我先讲?我才不要呢!”推到最后,其中一人生气了,大声说道:“喂,你这个人真不知好歹,你再不许愿的话,我就把你的狗腿打断,把你掐死!”另外一人没有想到他的朋友居然变脸,并且恐吓自己!于是想,你这么无情无义,我也不必对你太有情有义!我没办法得到的东西,你也休想得到!于是,这个人干脆把心一横,狠心地说道:“好,我先许愿!我希望我的一只眼睛瞎掉!”这个人的一只眼睛马上瞎掉,而与他同行的好朋友也立刻两只眼睛都瞎掉了!这个故事中的两个人的下场多么可悲,而导致他们悲惨结局的恰恰是他们心中那种挥之不去的欲望。人生的许多沮丧都是因为人们得不到想要的东西。有一句话说得好:“许多人想得到更多的东西,却把现在所拥有的也失去了。”苏轼也曾经说过“感时嗟事变,所得不偿失”,这个故事可以说是对得不偿失最好的注解了。其实,人人都有欲望,都想过美满幸福的生活,都希望丰衣足食,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如果把这种欲望变成无止境的贪婪,那我们就在无形中成了欲望的奴隶。在欲望的支配下,我们不得不为了权力、地位和金钱而削尖了脑袋。我们常常感到自己非常累,但是仍觉得不满足,因为在我们看来,很多人比自己生活得更富足,很多人的权力比自己大。所以我们别无出路,只能硬着头皮往前冲,在无奈中透支着体力、精力与生命。与其这样,不如淡去心中的欲望,向孔子的学生颜回学习,多加强自身能力和精神境界的修为,只有这样超然物外,不把功名利禄看得太重,才能摆脱尘世间俗物的束缚,让生活循序渐进地好转,我们也不必为了满足欲望而深受负累,从而轻松自在地享受人生。
下载地址
文件名称 | 下载链接 |
---|---|
很早很早的老祖宗智慧 2015.3 .pdf | 点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