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右侧公众号二维码,回复关键字 42141
直接获取下载链接
下载地址......
文件名称 | 资源类型 | 文件大小 | 下载链接 |
---|---|---|---|
在历史中寻找中国——关于区域史研究认识论的对话_nodrm.azw3 |
Azw3 | 256.37 KB |
点击下载 |
图书简介......
本书以刘志伟与孙歌两位教授的对谈为主,附录罗艳春、周鑫对刘志伟教授做的访谈一篇。对谈双方在共享问题意识的前提下,围绕刘志伟教授及华南学派的研究展开对话,意在使华南研究的成果跨出历史学界,让更多领域的人得到共享。对谈内容涉及如何表述活的历史,如何把西方式普遍性的理论感觉相对化,以及如何看待整体性,以整体史的立场从事区域史研究,等等。
在访谈中,刘志伟教授畅谈他的求学、治学经历,娓娓道来他积淀数十年的治学经验。访谈很好地反映了刘志伟教授的学术关怀的形成过程,特别是从中可以看出他治学的出发点和展开逻辑,以及他与华南学派中的外籍和外地人员的长久的合作经历,等等。
本书涉及的内容在历史观或认识论的层面,对华南学派所做区域史研究的发展过程和历史意义作了比较全面的回顾和思考,是对刘志伟等华南学派学者30年来所做华南乡村社会研究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华南学派提出历史人类学的研究方向,为现今的史学研究摆脱传统史学观念的束缚,积极吸收人类学、社会学等其他学科的理论精华,从人的行为和交往关系出发重建历史叙述提供了新的思路,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可以说具有研究范式转换的重要意义。
在访谈中,刘志伟教授畅谈他的求学、治学经历,娓娓道来他积淀数十年的治学经验。访谈很好地反映了刘志伟教授的学术关怀的形成过程,特别是从中可以看出他治学的出发点和展开逻辑,以及他与华南学派中的外籍和外地人员的长久的合作经历,等等。
本书涉及的内容在历史观或认识论的层面,对华南学派所做区域史研究的发展过程和历史意义作了比较全面的回顾和思考,是对刘志伟等华南学派学者30年来所做华南乡村社会研究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华南学派提出历史人类学的研究方向,为现今的史学研究摆脱传统史学观念的束缚,积极吸收人类学、社会学等其他学科的理论精华,从人的行为和交往关系出发重建历史叙述提供了新的思路,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可以说具有研究范式转换的重要意义。
作者简介......
刘志伟,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现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山大学亚太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为明清社会经济史和历史人类学。主要著作有:《在国家与社会之间:明清广东地区里甲赋役制度与乡村社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孙歌,日本东京都立大学法学部政治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曾任日本东京大学、美国华盛顿大学客座研究员,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一桥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客座教授等。研究领域为日本政治思想史。主要著作有《主体弥散的空间》(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竹内好的悖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文学的位置》(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年)、《把握进入历史的瞬间》(台湾人间出版社2010年)、《我们为什么要谈东亚》(三联书店2011年)、《探寻历史的“基体”:沟口雄三的中国思想史研究》(台湾人间出版社2016年)。
孙歌,日本东京都立大学法学部政治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曾任日本东京大学、美国华盛顿大学客座研究员,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一桥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客座教授等。研究领域为日本政治思想史。主要著作有《主体弥散的空间》(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竹内好的悖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文学的位置》(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年)、《把握进入历史的瞬间》(台湾人间出版社2010年)、《我们为什么要谈东亚》(三联书店2011年)、《探寻历史的“基体”:沟口雄三的中国思想史研究》(台湾人间出版社2016年)。
目录......
对谈小引(孙歌)
一、从国家的历史到人的历史
二、形而下之理与普遍性想象
三、从人的行为出发的制度史研究
四、“中心”与“边缘”
五、局部与整体
六、区域研究中的“国家”
七、寻找中国原理
尾续语(刘志伟)
附录:走进乡村的制度史研究——刘志伟教授访谈录